哈密是自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第一站,在这里上演的故事和传说层出不穷。史上的人物来来回回,都在这个曾经的丝绸之路咽喉地留下些什么......今天,我们就要结合哈密的佛教遗址来讲一讲他的故事。
1959年4月,天山公社板房沟牧民牙黑牙热衣木,在一棵空心树洞里发现写本《弥勒会见记》。它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完整的回鹘文写本文献 ,为佛教大型剧本,取材于佛经中的救世主弥勒成佛及解救众生的故事。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803316/Fukpc2AksoDTHPqR7H00R_JTrkFt.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全书用黑墨书写,总计293页,586面,每页长47.5厘米,宽21.7厘米。由此可见佛教当时在哈密的盛行,这也为玄奘在哈密的众多传说打下了伏笔。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803316/FqEeSG1x8zLTHzC2OwPKxFKlII8Y.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走丝绸之路路过哈密,他用了十九年时间,经过一百一十个国家,行程五万里,使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这个僧人就是玄奘。哈密有三个佛教遗址:小南湖佛塔、庙尔沟、白杨沟佛教遗址。传说,这三处佛教遗址都与玄奘有关。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803316/Fm8CApvNaR9djkK0Bp0_fwN446c6.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位于伊州区花园乡卡日塔里村的沙丘顶部,耸立着一座佛塔遗址,当地人称为“卡尕”,这就是哈密的小南湖佛塔。
佛塔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塔基为夯筑,平面呈正方形,塔身为土坯垒砌,共分三层,高12米,上小下大,呈梯形,每层均用土坯砌出塔檐,檐宽15厘米,向外凸出约10厘米。塔正面佛龛内深宽均1.6米,内部抹泥,涂浆绘有壁画,现仅存部分壁画痕迹。三层顶部有火烧痕迹。在佛塔脚下,有一眼清泉,泉水向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绕过一棵沙枣树和两棵白杨树只流了不到十米就消失了,看着那汩汩流淌千年泉水,却未想到十米竟是它的全部流程。泉水始终往复着它在咫尺之间的轮回,却展示着自己曾经的存在。
传说玄奘从敦煌西行走失方向,经过八百里莫贺延碛,所带食物、饮水都用完,突然看到了这座佛塔,走到佛塔前便昏倒在地。观音菩萨见此情景,便从玉净瓶中取出一滴圣水用手指弹落在沙山之上,瞬间从黄沙下流出一眼清泉,唐僧醒来后喝了泉水精神倍增,继续前行。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803316/FmsqZxW0JH2F_y005ABbmcOzrNkn.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泉水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是哈密盆地东西高,中间低,泉眼所在的山包地处东西河坝东岸,表面为薄层沙土沉积,下部为第三第泥岩,泉水由承压含水层补给,地下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升上地面,就形成了奇特的泉眼。
距哈密市区东北40公里左右的庙尔沟以山请水秀、果树成林及历史深厚的古建筑遗址闻名。庙尔沟的古建筑遗址历史深厚而久远。建于北魏时期的庙尔沟佛寺曾香雾缭绕、晨钟阵阵、暮鼓声声。时代久远,寺庙已荡然无存,只留下残壁断垣。庙尔沟也以此佛寺而得名。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803316/FmdeDVjObNxP_hgsR8vmow5s4JY_.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传说玄奘在南湖小佛塔前休整后又错误地向庙尔沟方向走去。当他来到庙尔沟寺院叫门时,寺内的住持听说中原来了一位僧人,连鞋都来不及穿就一路赤脚跑出来,当他看到玄奘时激动地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三年都没有听到乡音了。”唐僧听后很感动,于是留在寺庙中讲经数日后,又前行白杨沟大佛寺。
从哈密市区沿312国道向西行走70公里左右就来到了柳树泉农场,顺着农场白杨沟村东的白杨河向上游方向走1公里,就可以看到河岸两边的佛教遗址。白杨沟佛教遗址的中心是白杨河西河岸一处大型佛教寺院。据史书记载,白杨河两岸有三处寺庙,河东一处临河修建,河西两处。河东的寺庙由于依河道边沿而建,受河水侵蚀严重,洞窟大多早已坍塌,现在佛教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沿白杨河由北向南10公里左右分布着由托玛佛寺、恰普禅室佛寺、库木吐鲁佛寺、央大克佛寺等众多佛寺组成的白杨沟佛寺遗址群。唐代史书还有这样记载:伊州下辖的纳职县正北20里处有一座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这座寺院正是白杨沟大佛寺。
![broken image](http://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803316/FrfGhRnvqcAwhwubO3iXvNPtqeVN.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9000>/quality/90!/format/png)
相传玄奘在庙尔沟寺院住持的指点下,来到白杨沟大佛寺,众僧早已在院中恭候多时。令唐僧没有想到的是远离大唐的西域竟会有如此多的高僧在此寺院云集,之后的10天,他一直在寺院为众僧讲经,后被高昌王派人接走。